《一》買名牌不一定只會掏空妳的荷包,其實也可以讓妳在職場上發光!?有些人對「名牌」存有一種預設立場,認為那是奢侈和拜金的表現;然而,若能以另一種角度來看待「名牌」,它反而可以變成妳的職場必勝利器!

《二》不懂名牌錯失良機!
把名牌知識就跟其他普遍的社會常識一樣,把名牌當作一種學習而不是盲從,在工作上絕對會有幫助。

目前擔任凱旋先驅公關客戶副總監的林麗雅說,GUCCI集團要引進BOTTEGA VENETA時曾找她去談行銷公關的職務,但是在這之前她做的是保養品公關,對於名牌資訊只有從一般娛樂媒體知道哪個女星買了什麼包而已,連這個品牌的發音都不會念,後來當然就失去了這次的工作機會!

林麗雅說:「真的很可惜,從那次之後我就特別注意名牌的走向,因為我不是會特別去購買名牌的人。但是即使不買,平常在言談中可以跟客戶或同事談到一些名牌的趨勢及方向,大家就覺得我挺有Sense的!」

《三》把名牌當成職場利器!
1111人力銀行副總吳睿穎說:「不能否認,名牌也常常成為與上司及大客戶打開話匣子的切入點,名牌在台灣常常會形成流行話題,是一種普遍的知識,也是交朋友的利器。」在中國,名牌奢侈品甚至是做生意必備的送禮項目,成為順利接案的企業潤滑劑!

《四》關於名牌,不管愛不愛都要懂!

拿著LV卻不知道創意總監的名字,就像住在台灣還不知道現任總統是誰!尤其想要晉身高階,更不能對高階主管必備產品置身事外。妳可以不買名牌,但妳不能成為無知的門外漢!

《五》愛名牌不等於懂名牌!

104人力銀行在2007年5月份的調查發現,精品業的求職人氣逐漸飆高,平均30人要搶一份職缺,競爭相當激烈,其中又以20~29歲的女性為主。最受青睞的前3大品牌分別是CHANEL、GUCCI、和HERM?S。

104人力銀行行銷總監邱文仁說,有不少年輕人對精品公司招募人才躍躍欲試,不過卻常出現年輕人對名牌名字耳熟能詳卻不知公司名的狀況,例如「BURBERRY」是台灣博柏利股份有限公司、「Agn?s b」是雅妮絲比股份有限公司、「FENDI」為台灣凡迪股份有限公司、「GUCCI」為台灣古馳股份有限公司等。
1111人力銀行副總經理吳睿穎也發現,很多年輕人以為進入名牌公司,就可以拿到便宜的名牌商品,這種求職觀念不但無法順利接觸精品業,即使進入精品公司也會發現與想像中的落差而失望。

吳睿穎認為,以貪小便宜的心態來找工作是不會長久的,不管是什麼職業的上班族,首先都應該把自己建立成一個品牌,假如妳的知識與氣質穿不出該品牌的氣質就只是一種浪費,別讓自己成為穿西裝的乞丐、穿Logo的台妹。

《六》親密經濟下的高感度人才!

對名牌知識有需求的工作,通常以流行服飾、傳播業、廣告業等性質的職業較為明顯,從業人員也比較有相互的品味認同及評比的意識。不過,市場不斷轉變,名牌知識不再是小圈子裡的話題。

在M型社會的結構下,講求感性行銷的商品服務時代來臨,想要得到客戶、長官的賞識,不只是做好分內事就能達成。《遠見雜誌》今年5月曾報導「親密經濟來臨,高感度人才崛起」的專題,也就是說在科技取代人力的時代,最不能替代的只有「高感度人才」,也就是能貼近人心、讓人體會到關心的「親密服務」,例如芳療師、健身教練、形象管理顧問、婚禮顧問等成為新興的熱門行業。

另外,在M型社會逐漸成型的當代,高感度人才要抓住金字塔頂端客層的心,當然不能缺乏相同層級品味的知識,能察覺、熟記客戶的細微需求,才能在未來的服務業年代中勝出。

《七》用名牌打造個人品牌!
根據研究顯示,人們的可靠性55%來自妳的外表,38%是妳表現的方式,只有7%是內容。如果妳看起來並非如此,都無法被視為有能力的專業人士!

《八》美學經濟下的形象必要性!

近兩年來「美學經濟」概念不斷被提倡,尤其是擅長「說故事」及打造「品牌形象」的精品名牌產業,霎時成為所有產業學習的目標,埋頭苦幹的工作模式更必須和個人的美感品味平衡!

台北市職訓局服裝市場行銷課程講師李雯琪說道:「假如我需要一個行銷人才,面試時她穿著套裝,那會讓我覺得她太過拘謹,不適合這份工作。但若是內部行政人員,穿得太有個性,就怕她會坐不住、不夠細心!」

假如頂著不修邊幅的形象出現在辦公室或面對客戶,就算她有高人一等的才華、善良的心地,也很難讓人樂於親近,得體的打扮不但能突顯自己的特質,同時也是尊敬別人的表現。

參考資料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謝明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